各位代表:
受縣人民政府委托,現將全縣與縣本級2020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21年財政預算草案提請大會審議,并請縣政協委員和其他同志提出意見。
一、“十三五”時期財政工作回顧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經過努力拼搏,較好完成了各項財政工作目標任務?;仡欉^去的五年,我縣財政工作在上級關心、扶持下,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和支持下,全面貫徹落實“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的總體要求,克難奮進,扎實工作,開拓創新,銳意進取,支持打好“三大攻堅戰”,財政改革和發展取得重大進展,有力促進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一)財政收入穩步增長,收入質量不斷提高
“十三五”期間全縣組織財政收入實現五連增,并且在2019年首次突破11億元大關,全縣財政實力不斷邁上新臺階。五年累計完成480,590萬元,同比“十二五”時期增加152,049萬元,年均增長10.2%。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累計完成287,633萬元,年均增長7.14%,在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中,地方稅收收入累計達203,421萬元,比“十二五”期間增加77,528萬元;非稅收入累計84,212萬元,比“十二五”期間增加9,523萬元,非稅占比從“十二五”期間的37.24%下降到“十三五”期間的29.28%,收入質量不斷提高,財政實力進一步增強。
武宣縣“十三五”期間財政收入情況表
單位:萬元
項目 年份 | 全縣組織財政收入 | 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 | ||
合計 | 地方稅收收入 | 非稅收入 | ||
2016 | 79,196 | 52,532 | 39,796 | 12,736 |
2017 | 84,192 | 48,861 | 37,019 | 11,842 |
2018 | 88,473 | 49,917 | 37,350 | 12,567 |
2019 | 111,914 | 67,101 | 51,801 | 15,300 |
2020 | 116,815 | 69,222 | 37,455 | 31,767 |
合計 | 480,590 | 287,633 | 203,421 | 84,212 |
(二)財政支出規模不斷擴大,保障能力明顯增強
“十三五”期間,財政支出保持較高強度,有力保障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需要,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累計完成1,429,165萬元,年均增長9.84%。兜牢“三?!钡拙€,確保工資按時足額發放;集中財力,加大工業園區建設、招商引資、企業扶持資金投入,支持基礎設施和濱湖城市規劃等重大項目建設,為財政長遠可持續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注重民生發展,優化財政支出方向,五年民生領域投入累計達到1,157,899萬元(其中脫貧攻堅累計支出125,907萬元,年均增長37.56%),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81.02%,年均增長12.5%。各項支農惠農政策、脫貧攻堅、鞏固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善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辦學條件、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疫情防控、公共住房保障、城鄉社區、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等一批群眾關心和社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得到解決。
武宣縣“十三五”期間公共財政支出情況表
單位:萬元
項目 年份 | 公共財政預算支出 | 其中: | |
民生支出 | 其中:脫貧攻堅支出 | ||
2016 | 236,199 | 177,729 | 6,600 |
2017 | 258,593 | 218,472 | 43,451 |
2018 | 274,124 | 217,291 | 28,664 |
2019 | 316,434 | 259,700 | 23,559 |
2020 | 343,815 | 284,707 | 23,633 |
合計 | 1,429,165 | 1,157,899 | 125,907 |
(三)各項改革穩步推進,財政管理水平不斷提高
一是“十三五”期間,我縣全面推進政府和部門預決算公開,除了涉密部門外,公開率達100%,2018年度、2019年度我縣預決算公開工作全國排名第一,獲自治區財政廳通報表揚。二是加快推進PPP項目建設?!笆濉逼陂g,我縣統籌推進5個PPP項目,項目金額達47.19億元,其中:儲備清單項目3個,投資金額達21.53億元;目前正處于實施階段的管理庫項目2個,分別為武宣縣工業園區建設項目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金額達25.66億元。三是不斷完善預算績效管理制度,深入推進財政預算績效管理和預算績效管理一體化工作,更好地運用績效管理手段強化激勵和約束,提高預算績效管理水平。四是更加注重節用裕民,調整優化支出結構,把錢花在刀刃上。落實過緊日子要求,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堅決反對鋪張浪費和大手大腳。五是深化財政體制改革,推進國庫支付電子化、財政票據電子化、政府收支經濟分類科目改革,實施互聯網+政府采購工作,建立政府采購、投資評審“容缺”機制,不斷提高財政管理水平。六是深化稅收體制改革,全面落實“營改增”、資源稅改革、開征環保稅及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深化增值稅改革等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十三五”期間累計減免稅費共計103,718萬元,在減輕企業負擔、激發創新活力、促進居民消費、擴大就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2020年全縣與縣本級預算執行情況
2020年,在縣委的正確領導和人大的監督支持下,全縣上下堅持以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為統領,圍繞縣十二屆人大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的預算草案,認真落實縣委的決策部署,堅持新發展理念,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實施積極財政政策,推進財稅體制改革,克服政策性減收增支等諸多困難,兜牢“三?!?〕”底線,做好“六穩〔2〕”工作,落實“六?!?〕”任務,支持決勝脫貧攻堅、疫情防控及企業復工復產等工作,財政運行總體平穩、穩中向好。
(一)一般公共預算
按現行縣鄉財政管理體制要求,鄉鎮財政收入〔4〕上劃到縣財政統一管理?;诖?,全縣與縣本級公共預算收入總量為350,804萬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69,222萬元;上級補助收入238,836萬元(其中:返還性收入〔6〕7,381萬元、一般性轉移支付〔7〕收入192,415萬元、專項轉移支付〔8〕收入39,040萬元);債券轉貸收入1,400萬元,均為再融資債券;上年結余〔9〕資金6,826萬元;調入資金34,520萬元。
全縣與縣本級公共預算總支出346,818萬元。其中:當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0〕343,815萬元(縣本級299,205萬元,鄉鎮級44,610萬元);上解支出1,399萬元;債務還本支出1,604萬元。收支相抵后,年終結余3,986萬元。2020年全縣和縣本級均實現了預算收支平衡。
1.全縣與縣本級組織收入執行情況。2020年全縣與縣本級全年組織財政收入116,815萬元,完成預算(2020年12月30日縣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十四次會議通過的預算調整數,下同)的100.24%,同比增長4.38%。其中:上劃中央收入36,882萬元,同比增長6.7%;上劃自治區收入10,711萬元,同比增長4.53%;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9,222萬元,同比增長3.16%,完成預算的100.02%。
從部門完成情況看,稅務部門完成87,978萬元,同比下降11.07%;財政部門完成28,837萬元,同比增長122.15%。
從收入結構看,在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稅收收入完成37,455萬元,占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為54.11%;非稅收入完成31,767萬元,占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為45.89%。
在稅收收入中:增值稅(含改征增值稅)14,544萬元,同比增長14.21%;企業所得稅4,865萬元,同比下降21.05%;個人所得稅1,440萬元,同比增長103.39%,資源稅4,712萬元,同比增長2.48%;城市維護建設稅1,907萬元,同比增長28.16%;房產稅586萬元,同比下降6.09%;印花稅794萬元,同比增長42.29%;城鎮土地使用稅713萬元,同比下降17.86%;土地增值稅3,242萬元,同比增長46.56%;車船稅1,268萬元,同比增長75.87%;耕地占用稅13萬元,同比下降99.93%;契稅3,181萬元,同比增長10.07%;環境保護稅190萬元,同比增長7.34%。
在非稅收入中:專項收入3,038萬元,同比增長27.11%;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3,037萬元,同比增長32.45%;罰沒收入5,389萬元,同比增長79.45%;國有資本經營收入17,142萬元,同比增長48,877.14%;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2,217萬元,同比下降69.76%;其他收入755萬元,同比增長1,026.87%;捐贈收入5萬元,同比下降16.67%;政府住房基金收入184萬元,同比增長5.14%。
2.全縣支出預算執行情況。2020年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43,815萬元,完成預算的100.2%,同比增長8.65%。其中:對教育、科技、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社會保障和就業、衛生健康、節能環保、城鄉社區、農林水、交通運輸、商業服務業等民生支出投入284,707萬元,同比增長9.63%。
3.縣本級支出預算執行情況??h本級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支出299,205萬元, 完成預算的97.9%,同比增長7.02%。主要支出情況如下:教育支出57,345萬元,完成預算的99.4%,同比增長4.75%;農林水支出43,873萬元,完成預算79.92%,同比下降0.86%;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43,165萬元,完成預算的101.93%,同比下降5.9%;衛生健康支出39,115萬元,完成預算的94.92%,同比增長3.81%??h本級財政支出結構優化,有效保障了教育、扶貧、社會保障和就業、醫療衛生等重點民生領域的支出。
4.預備費〔11〕使用情況??h本級年初預算安排總預備費2,800萬元,全年已動用完畢,主要用于全縣脫貧攻堅、民生領域和搶險應急救災等項目支出。具體情況均已反映在相關支出科目中。
(二)政府性基金預算〔12〕
全縣與縣本級政府性基金當年收入實現70,433萬元,完成年度預算的100.81%,同比增收10,829萬元,增長18.17%。加上上級轉移支付補助16,949萬元(其中抗疫特別國債14,095萬元)、上年結余資金2,782萬元、新增專項債券轉貸收入25,000萬元等收入后,收入總量為115,164萬元。全縣與縣本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完成77,592萬元,完成年度預算的91.24%,同比增支15,033萬元,增長24.03%。主要用于移民扶助、城鄉社區、文化教育、公共衛生體系建設、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建設、交通基礎設施等方面的支出。調出資金34,520萬元,上解上級支出639萬元,收入總量減去支出總量后,全縣與縣本級政府性基金結余資金2,413萬元。
(三)社會保險基金預算〔13〕
根據《關于編報全區2021年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的通知》(桂財社〔2020〕146號)相關要求,我縣統籌的社?;馂槌青l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和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其余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工傷保險基金等4項市級統籌由統籌地區匯總報人大,人大審議通過后由統籌地區有關部門批復各縣執行,我縣社?;痤A算只列由縣級統籌的部分。2020年全縣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完成33,930萬元。其中: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12,192萬元,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21,738萬元。全縣社會保險基金支出完成26,893萬元,其中: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7,622萬元;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19,271萬元;收入總量減去當年支出后,全縣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年末滾存結余30,134萬元,其中:當年收支結余7,037萬元。
(四)國有資本經營預算〔14〕
2020年我縣國有資本經營收入17,142萬元,全部為糖廠股權轉讓收益,由于該收入為預算執行中不可預見的一次性收入,不確定性因素較多,尚不具備編制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條件,故未編制國有資本經營預算。
(五)全縣政府債務管理情況
1.全縣政府債務余額〔15〕及限額〔16〕
2020年,自治區轉貸我縣新增政府債務限額25,000萬元。截止2020年底,全縣政府債務余額為161,910萬元,其中一般債務余額103,510萬元,專項債務余額58,400萬元;自治區核定我縣政府債務限額164,818萬元,其中一般債務限額104,418萬元,專項債務限額60,400萬元。全縣政府債務余額均控制在政府債務限額以內。
2.新增政府債券〔17〕
2020年自治區轉貸我縣新增政府專項債券資金25,000萬元,主要安排用于武宣縣城東自來水廠工程項目5,000萬元,來賓港武宣港區龍從作業區一期工程項目10,000萬元,城中村改造(湖畔華庭A區)項目10,000萬元,截止2020年12月31日,已全部形成實際支出。
3.再融資債券〔18〕
2020年自治區代為發行我縣再融資債券1,400萬元,全部為再融資一般債券,已全部用于償還2020年到期的債務,主要為城區道路改造建設項目338萬元、公租房建設項622萬元 、職教中心實訓基地建設137萬元、農田水利建設40萬元、城東新區B地塊項目建設263萬元。
4.政府債務還本付息
2020年,我縣政府債務還本額1,600萬元,全部為一般債務。主要通過自治區代發再融資一般債券償還1,400萬元,一般公共預算資金償還200萬元,已如期償還到期債務。2020年一般債務付息3,906萬元,一般債務利息支出率1.1%;專項債務付息支出1,428萬元,專項債務付息支出率1.8%。我縣2020年未發生政府債務逾期行為。
(六)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情況
2020年,我縣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支出234,957萬元,增長13.93%。其中:返還性支出7,381萬元,與上年持平;一般性轉移支付支出192,415萬元,同比增長17.98%;專項轉移支付支出35,054萬元,同比下降1.97%。
(七)預算績效工作開展情況
2020年全縣共計62個部門(單位)編報了項目預算績效目標,項目績效目標個數達到274個,總金額為142,512萬元;24個部門(單位)編報了部門整體支出績效目標。
(八)中央直達資金〔19〕收支情況
2020年我縣共獲得中央直達資金81,483萬元,其中:正常直達46,715萬元(包含正常轉移支付14,508萬元、特殊轉移支付16,124萬元、抗疫特別國債16,083萬元),參照直達34,768萬元。正常轉移支付主要安排用于保工資、保運轉、?;久裆然局С?。特殊轉移支出主要安排用于野生動物禁食補償2,000萬元,對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基金收支缺口的補助2,000萬元,對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補助1,099萬元,困難群眾救助2,800萬元,發放在職人員工資5,428萬元,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建設1,090萬元等??挂咛貏e國債〔20〕主要安排用于公共衛生體系建設、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建設8,932萬元,交通基礎設施3,698萬元,縣城建設750萬元,污水垃圾處理等生態環境治理工程400萬元,抗疫相關支出安排315萬元,人工繁育眼鏡蛇、滑鼠蛇補償處置資金551萬元,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貸款財政貼息資金49萬元,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1,203萬元等。截至年底,除參照直達中指定用于自然災害體系建設資金由于沒有災情未能支出外,其他直達資金均已形成實際支出,充分發揮中央直達資金兜底線、促發展作用,助力全縣經濟高質量發展。
需要說明的是:以上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重點項目財政投入情況(除社會保險基金為預計執行數外)均為我縣與自治區財政廳年終結算對賬單(第一次對賬)數據,在完成決算審查匯總并與自治區財政廳辦理結算后將會有一些變化,屆時再向縣人大常委會報告。
三、落實人大預算決議的措施及成效
2020年,按照縣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有關決議和縣人大常委會要求,我們始終圍繞縣委總體工作部署,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宏觀經濟下行等嚴峻形勢,堅持聚焦主責主業,強化責任擔當,全力兜牢“三?!钡拙€,推進各項重點項目建設,齊心協力建設美麗幸福武宣。
(一)堅持深挖潛力,財政收入穩步回升
2020年因各類因素疊加影響,收入完成難度加大,為確保完成全年目標,各相關部門加強統籌協調,對礦產品、交通運輸、建筑等行業和稅源進行重點監控,加強稅收分析預測,解決征管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確保稅收應收盡收。2020年全縣組織財政收入完成116,815萬元,同比增長4.38%。
(二)加強請示匯報,爭取上級財力支持
受疫情沖擊影響,我縣財政收入受到了嚴重沖擊,收支平衡壓力加劇。為此,財政部門主動向自治區財政廳匯報我縣財政困難,爭取上級支持,同時繼續將爭取上級資金納入縣本級績效考評體系,積極督促指導各單位緊跟國家、自治區政策導向和資金投向,做好項目儲備、做實申報數據、做細項目申報,綜合采取赴邕匯報、書面請示等方式積極向自治區廳、局請示匯報,爭取自治區給予傾斜照顧。2020年,全縣向上級爭取到各類補助資金280,656萬元,同比增加32,211萬元,增長12.97%,財政保障能力得到明顯提高,有效緩解了財政收支矛盾。
(三)堅持統籌兼顧,加強應對疫情財稅政策保障
一是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全縣投入疫情防控經費1,912萬元;發放穩崗補貼17,187人次,補貼資金1,164萬元,發放交通補貼6,615人,補貼資金147萬元;開展6次政銀企對接活動,已有279戶企業共獲得貸款4.1億元;幫助企業申請復工貸、穩企貸財政貼息共計265筆,貸款金額27,973萬元。二是落實積極財政政策,著力支持穩企業保就業。全年累計減免稅費2.64億元,減輕納稅人負擔。落實疫情期間租金減免政策,共減免49家企業和231戶個體工商戶房租386萬元。發放就業補助資金2,623萬元,發放扶貧車間吸納就業獎補資金45萬元。為643家農民工創業實體發放一次性創業獎補327萬元。三是加大財政扶持力度,促進企業復工復產。今年以來已撥付工業發展專項資金2,213萬元,中小微企業補助資金220萬元,工業企業進階獎20萬元,規上企業獎勵120萬元。
(四)聚焦精準發力,致力保障重點攻堅領域
面對今年凸顯的收支矛盾,通過積極向上級爭取相關資金、盤活財政存量資金〔21〕、壓減專項和一般性支出等有效措施,著力保障各項重點領域。堅持把保民生作為第一目標,把增進人民福祉、提升幸福指數作為根本出發點,切實加大民生投入,財政支出緊緊圍繞“六穩”“六?!钡囊?,著力調整和優化支出結構,統籌安排各項重點支出。2020年全縣民生支出284,707萬元,同比增長9.63%,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2.81%。一是致力打好精準扶貧攻堅戰。緊盯“兩不愁三保障”,對照目標任務和考核標準,聚焦短板,優化結構,保持扶貧投入力度不減,集中財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共籌措落實財政扶貧資金18,902萬元,支出進度為98.87%。統籌整合財政涉農資金規模4,731萬元,支出進度為99.97%。落實財政貼息資金646萬元,小額信貸風險補償金2,000萬元。同時,狠抓落實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反饋意見整改,完成了資金投向不精準和村集體經濟建設等兩個存在問題的整改工作。二是致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統籌安排,合理使用財政資金,傾心傾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落實生態環境保護專項經費1,380萬元,統籌用于生態治理,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及監管監測,村容村貌提升,垃圾污水治理等人居環境改善工程等建設。三是致力打好防范風險攻堅戰。我縣嚴格規范舉債和融資行為,嚴控隱性債務增量, 2020年通過采取安排年度預算資金、企業利用經營收入、協議變更核銷支出等措施已完成全年化解任務的100%,我縣政府債務風險指標未超過自治區下發的風險指標警戒線,總體風險可控。四是支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籌措鄉村振興資金22,058萬元,全面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促進農業農村經濟平穩發展。
(五)加強財政管理,預算績效評價成果顯著
我縣不斷加強財政管理,提高財政資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2019年度財政管理工作完成情況較好,獲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通報表揚,并獲得500 萬元的資金獎勵。二是根據《關于表揚縣級財政管理績效綜合評價結果較好地區的通報》精神,我縣財政管理績效綜合評價全國排名167名,獲得1,000萬元的資金獎勵。三是2020年我縣在財源培植積極主動、預算執行進度較快、國庫庫款管理科學、政府債務風險防控有效等財政管理工作成績突出,獲自治區財政廳通報表揚,并獲得2,000萬元的資金獎勵。
(六)強化監督管理,推進財政改革創新
一是積極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嚴格按照“消化存量、控制增量”的原則,全面清理盤活財政存量資金,2020年盤活財政存量資金19,300萬元,有效撬動財政存量資金支持脫貧攻堅、教育事業發展、民生保障等重點領域,切實發揮財政存量資金效益。二是不折不扣落實過“緊日子”,切實把錢用在刀刃上。按照上級相關文件要求,全縣2020年一般性支出預算壓減1,310萬元,壓減資金收回大財政統籌用于疫情防控和“三?!钡燃毙柚С?。三是加強國有資產管理和平臺公司實體化轉型改革。2020年推動4家公司重組整合為1家集團公司,盤活武宣縣錳鋅礦資產,完成18家單位土地移交給土地儲備中心130.39畝。推進縣陶瓷廠、規劃設計室、種子公司、建筑設計室、電影公司5家企事業單位改制。四是深化政府采購〔22〕、財政投資評審〔23〕“容缺”機制,簡化辦事流程,推進互聯網+政府采購工作,全年完成采購項目120個,財政性資金計劃采購金額42,327萬元,實際采購金額40,330萬元,節約率4.7%。完成財政投資評審項目91個,送審金額為57,818萬元,審減金額為6,538萬元,審減率達11.31%。五是著力打通鄉鎮財政監督“最后一公里”。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鄉鎮財政管理工作的意見》,將財政監督職責下放到鄉鎮一級,確保財政資金安全高效運行。六是進一步推進財政電子票據管理改革工作,2020年全縣已實現54家行政事業單位在網絡版票據系統辦理財政票據業務,累計在系統開出56.4萬份票據,開票金額達8,722萬元。七是積極開展村級財務委托代理記賬管理工作。指導萬匯公司開展把村委和村集體經濟組織分賬核算、分別編制會計報表工作。八是推進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24〕工作,2020年我縣新增2個項目進入儲備清單,新增1個管理庫入庫項目。其中項目總投16.65億元的武宣縣工業園區建設二期工程PPP項目被列入全區2020年度PPP重點推進項目。九是加強中央直達資金管理。成立直達資金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組織學習上級出臺直達資金相關政策,并出臺了《直達資金對賬機制管理辦法(試行)》,《關于加強中央直達資金定期對賬工作的通知》(武財發〔2020〕15號),強化直達資金監管,確保直達資金支出規范,直接惠企利民。
(七)堅持底線思維,加強各類風險防控
一是積極化解政府存量債務,籌集資金化解政府部門拖欠中小企業民營企業賬款1,156萬元,化解率100%。二是著力防范財政庫款風險,強化庫款保障動態監控,嚴控財政庫款支付風險,全年累計消化往年暫付款7,905萬元,實現當年無新增暫付款。三是全力保障疫情防控經費。全年預算安排疫情防控經費3,000萬元,為有效控制疫情提供經費保障。四是兜牢“三?!敝С龅拙€,堅決防范基層“三?!憋L險。
2020年,全縣財政工作經受住了嚴峻考驗和挑戰,取得了較好成績。這些成績的取得,是縣委科學決策、正確領導的結果,是縣人大、縣政協及代表委員們加強監督、有力指導的結果,是各級、各部門以及全縣人民艱苦奮斗、共同努力的結果。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財政改革發展面臨的問題與挑戰:一是受經濟結構調整、減稅降費政策、新冠肺炎疫情和大藤峽通航能力等因素影響,財政增收壓力加大,隨著脫貧攻堅進入收官年、民生保障不斷提標擴面,支出壓力不斷增大支出剛性需求增加,財政收支平衡壓力加劇。二是政府債務償還和資金籌措壓力大。三是預算執行的均衡性有待提高,預算執行剛性不夠,預算追加現象還比較普遍。面對這些困難,我們將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高度重視,采取有力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四、“十四五”時期財政工作展望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也是全面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新征程的重要機遇期,要充分認識和準確把握外部環境的深刻變化和武宣縣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新機遇、新挑戰,深刻分析財政面臨的客觀困難,把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作為首要任務,更加注重推動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更加兼顧做大經濟財政總量和提高財政運行質量,增強財政支持經濟發展能力、財政保障能力、財政改革創新能力、財政抵御風險能力,為武宣科學發展、跨越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財力保障,確保如期實現各項目標。
(一)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按照縣委總體部署和上級財政部門工作要求,緊緊圍繞中心大局,推動財政管理邁向現代化,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完善政府債務管理,構建風險防控新機制,堅持穩中求進、開拓創新,全面落實“六穩”“六?!敝械呢斦熑?,立足政策落實、增收節支、民生實事、財政績效、隊伍建設五個重點開展工作,為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綠色發展貢獻財政力量。
(二)發展目標
財政收支目標方面:“十四五”時期全縣組織的財政收入年均增長預期目標為13%左右,“十四五”時期全縣財政支出年均增長預期目標為6%左右,“十四五”期間,財政支出將繼續堅持“量入為出、統籌兼顧”的原則,全面落實上級財政政策,緊緊圍繞縣委中心工作,全力以赴“保工資、保運轉、保民生、促發展”。
財政職能目標方面:堅持加大財政投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兜住民生底線,提高民生支出比重,更加注重扶持的精準度和指向性。
財政管理目標方面:圍繞建立科學規范的現代財政制度目標,全面落實各項財稅政策措施,科學研判全縣的經濟財政形勢,健全公共財政收入和調控體系,完善預算管理制度,硬化預算剛性約束,推進財政績效管理,深化財政信息化建設和干部隊伍建設,推動全縣財政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五、2021年全縣與縣本級預算草案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環境日趨復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泛深遠。我縣財政形勢機遇與挑戰并存,收支平衡的矛盾仍然突出。
(一)預算編制的指導思想
2021年預算編制的指導思想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中央和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重大決策部署,牢固樹立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不折不扣地落實過緊日子的要求,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非剛性支出,繼續嚴控“三公”經費〔25〕、會議費和培訓費;堅持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優化支出結構,支持中央和自治區確定的重點領域支出和重大項目建設;堅持運用零基預算理念,加強項目管理;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推進預算和績效一體化融合;強化全口徑預算管理,加大事業收入、經營收入和其他收入資金統籌力度,有效盤活存量資金;進一步強化支出標準的應用,不斷提高預算編制的準確性、科學性。
根據上述指導思想,對2021年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安排如下:
(二)一般公共預算
1.全縣與縣本級預算草案
全縣與縣本級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安排288,662萬元。其中:當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為68,897萬元;上級補助收入176,520萬元(其中:返還性收入7,831萬元,一般性轉移支付收入163,585萬元,專項轉移支付收入5,554萬元);調入資金39,259萬元,上年結余收入3,986萬元。收入總量減去上解支出1,264萬元、債務還本支出4,510萬元后,剩余規模為282,888萬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則,全縣與縣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安排為282,888萬元。
(1)全縣與縣本級組織收入預算安排情況。根據全縣經濟工作會議精神,2021年度我縣組織財政收入按照增長5%測算,2021年全縣和縣本級組織財政收入預計為122,656萬元,其中,稅務部門101,950萬元,同比增長15.88%,財政部門20,706萬元,同比下降28.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為68,897萬元,同比下降0.47%。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主要構成情況如下:
①稅收收入44,518萬元,同比增長18.86%。其中:增值稅(含改增值稅)16,678萬元,同比增長14.67%;企業所得稅5,880萬元,同比增長20.86%;個人所得稅1,500萬元,同比增長4.17%;資源稅4,900萬元,同比增長3.99%;城市維護建設稅2,100萬元,同比增長10.12%;房產稅600萬元,同比增長2.39%;印花稅900萬元,同比增長13.35%;城鎮土地使用稅600萬元,同比下降15.85%,土地增值稅3,400萬元,同比增長4.87%;車船稅1,800萬元,同比增長41.96%;耕地占用稅2,750萬元,同比增長21,053.85%;契稅3,200萬元,同比增長0.6%;環境保護稅210萬元,同比增長10.53%。
②非稅收入24,379萬元,同比下降23.26%。其中: 專項收入3,778萬元,同比增長24.36%;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3,218萬元,同比增長5.96%;罰沒收入4,232萬元,同比下降21.47%;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12,422萬元,同比增長460.31%(預計主要是通過實施“旱改水”項目實現);國有資本經營收入0萬元,同比下降100%;其他收入434萬元,同比下降42.52%;捐贈收入135萬元,同比增長2,600%;政府性住房基金收入160萬元,同比下降13.04%。
(2)全縣公共預算支出安排情況。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82,888萬元,同比增長1.73%。其中:縣本級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支出255,701萬元,同比下降1.46%;補助下級27,187萬元,同比增長46.24%;上解上級財政支出1264萬元;債務還本支出4,510萬元。
各位代表,現在報告的2021年全縣預算是代編預算,其中鄉鎮預算與各鄉鎮人大批準的實際預算可能有出入,待各鄉鎮預算經同級人民代表大會批準后,我們再按有關規定和程序,匯總上報縣人大常委會備案。
(3)縣本級公共預算支出安排情況??h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55,701萬元,同比下降1.46%。用于保工資、保運轉的基本支出85,338萬元,其余170,363萬元重點用于保障教育、科技、農業、文化、社保和醫療等重點民生領域的支出以及落實中央、自治區出臺的增支政策和縣委確定的重點項目,并嚴控一般性支出增長。
(4)“三公”經費安排情況。2021年,全縣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三公”經費預算1063.26萬元,同比上年年初預算數下降15.11%。其中:
1、因公出國(境)費0萬元,與上年年初預算數持平,由于因公出國(境)事項主要是由上級部門組織安排的,縣本級無法準確預算當年因公出國(境)的人數(次)及經費,因此2021年預算數暫未編制預算。
2、公務接待費198.42萬元,與上年年初預算數持平,主要由于我縣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規范公務接待工作,加強公務接待審批管理,從嚴控制公務接待的范圍和標準。
3、公務車運行維護及購置費864.84萬元,同比上年年初預算數下降17.95%,其中: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804.35萬元,同比上年年初預算數增長12.65%,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公安局、機關事務局等單位現有部分公車使用年限已長,用于車輛的維護費支出增長;公務用車購置費60.49萬元,同比上年年初預算數下降82.21%,主要由于2021年我縣需更新公務用車數量減少。
(5)預備費安排情況。全縣一般公共預算安排預備費2,900萬元,用于當年預算執行中因自然災害等突發事件增加的支出以及其他難以預見的開支。
(6)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收入情況。我縣上級補助收入176,520萬元。其中:返還性收入7,381萬元, 與上年持平;一般性轉移支付收入163,585萬元,同比下降14.98%;專項轉移支付收入5,554萬元,同比下降51.32%。
2.縣本級重點支出保障和主要項目安排情況
(1)教育方面。一是學前教育方面,安排支持學前教育發展、學前教育設備采購等1,716萬元,加快普惠性學前教育發展。二是小學教育方面,安排公用經費、特崗教師經費、農村小學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資金、貧困寄宿生生活補助、農村小學薄弱改造等經費15,336萬元,積極改善小學辦學條件和促進小學教育均衡發展。三是初中教育方面,安排營養改善計劃、公用經費、貧困寄宿生生活補助、校舍維修改造、教師培訓等經費2,163萬元,進一步保障和提高初中辦學條件,促進初中教育均衡發展。四是高中教育方面,安排助學金、公用經費、教師培訓等經費3,828萬元,加快推進優質普通高中建設。五是職業教育學校方面,安排公用經費、教師培訓、校園建設等經費1,217萬元。
(2)“三農”方面。一是安排鄉村振興資金9,660萬元,主要有鄉村振興工作經費500萬元,鄉村風貌提升1,709萬元,耕地地力保護補貼4,451萬元,農村道路建設669萬元,農機購置補貼700萬元,村集體經濟項目700萬元等,深化農村改革,提升公共服務水平。二是安排扶貧專項資金11,809萬元,用于鞏固全縣脫貧攻堅成果。三是安排“雙高”基地建設經費500萬元,支持“雙高”基地建設。
(3)醫療衛生方面。一是安排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的補助2,973萬元、農村計劃生育家庭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費221萬元。二是安排醫療救助2,261萬元,為全縣城鄉居民免費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三是安排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及衛生健康人才補助資金584萬元,保障公立醫院綜合改革、醫藥衛生人才隊伍建設、臨床重點??平ㄔO的實施。
(4)社保就業方面。一是整合安排殘疾人技能培訓、扶殘助殘、殘疾人康復、困難殘疾人生活、護理補貼等455萬元。二是安排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資金7,627萬元,對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員繳費實行補貼。三是安排高齡老人生活津貼745萬元,給予全縣符合條件的高齡老人發放生活補貼。
(5)經濟發展方面。一是繼續安排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前期工作經費1,000萬元,工業發展基金3,000萬元,發揮財政資金的撬動作用,支持企業技術改造和節能減排,做強做大支柱產業。二是安排復工貸、穩企貸、桂惠貸財政貼息1,150萬元,引導金融機構為我縣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創造高質量金融供給。
(6)旅游發展方面。安排旅游發展專項資金1,000萬元,用于發展全域旅游。
(7)環境衛生方面。一是安排環保專項資金905萬元,全力支持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二是安排垃圾處理費 868萬元。三是安排綠化養護經費336萬元。
(三)全縣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草案
全縣政府性基金收入預計為92,307萬元,同比減少22,857萬元,下降19.85%。其中:當年基金收入89,293萬元;上級補助收入601萬元;上年結余收入2,413萬元。按照對應安排和收支平衡原則,全縣政府性基金支出預算安排92,219萬元,按科目支出為: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468萬元;城鄉社區支出48,894萬元(主要包括平臺公司運轉經費、政府購買服務〔26〕支出、征地及征地拆遷補償等支出);農林水支出1,099萬元;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4萬元;其他政府性基金支出528萬元;債務付息支出1,000萬元;債務發行費用55萬元;轉移性支出39,259萬元。
(四)全縣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支草案
全縣社會保險基金收入預算安排32,339萬元。其中: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12,342萬元;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19,997萬元。全縣社會保險基金支出預算安排28,444萬元。其中: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7,711萬元;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20,733萬元。收支相抵,當年結余3,895萬元,加上上年結余30,134萬元,預計當年滾存結余34,029萬元。
(五)全縣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草案
因我縣國有資本收益規模較小,且每年的收入波動較大,不確定性因素較多,尚不具備編制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條件,因此2021年,我縣未編制國有資本經營預算。
(六)政府債務情況
2021年全縣需要償還的到期地方政府一般債務4,510萬元。將通過再融資債券、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等資金統籌安排償還,確保及時還本付息。
為解決融資政策緊縮造成我縣項目建設遇到的融資瓶頸問題,我們認真研究政策,積極向上爭取債券資金,目前已向自治區財政廳申請債券額度33.53億元(其中:一般債券額度5.4億元,專項債券額度28.13億元)。關于2021年自治區債券安排情況,我們將根據自治區財政廳下達給我縣的債券額度,按規定程序編制預算調整方案報請縣人大常委會審查和批準。
(七)預算草案批準前支出安排情況
根據《預算法》的規定,在本次人民代表大會批準2021年縣本級預算草案前,為保證全縣機關正常運轉和社會穩定,我們已及時安排必須支付的基本支出、項目支出。截至2021年1月29日,全縣共安排部門預算工資、績效獎、公用經費、土地開墾、水利、基礎設施等支出24,059萬元。
以上預算安排的具體情況詳見預算草案。
六、2021年財政主要工作任務和措施
為確保2021年財稅工作目標的實現和預算的順利執行,我們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中央、自治區、來賓市和縣委的決策部署,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壓減一般性支出,加力提效實施好積極的財政政策,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為確保實現2021年財政工作目標,我們將認真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積極培育財源,多措并舉促進增收。一是認真研讀稅收政策,加強向自治區財政廳的請示匯報,2021年重點爭取對大藤峽水電站稅收分成比例最大化;二是加強重點行業的稅收監管。如城區防洪配套工程、北江集團、新東運礦業的骨料生產線等重點項目實施重點跟蹤管理,確保稅款及時足額入庫。三是積極推進土地增減掛以及旱改水項目的實施,加快土地節余指標交易,實現交易流轉收益盡快入庫。四是繼續支持加大對運輸行業、林產品加工業的管理和培育力度,進一步堵塞收入漏洞,培育新的稅收增長點。五是繼續支持深化開展礦山整治,督促引導礦產企業按開采證審批用途進行深加工,提高產品附加值。
(二)研判政策走勢,積極爭取項目資金。時刻關注經濟形勢和上級部門政策走向,搶抓先機、積極作為,密切配合,吃透政策精神,跟蹤掌握政策動向,加大向上爭取資金,特別是債券資金的力度,有效保障重大項目和民生支出的資金需求。
(三)堅決貫徹過“緊日子”要求,切實壓減一般性支出。落實好“黨政機關要堅持過緊日子”的要求,進一步調整優化支出結構,在預算編制、執行中始終厲行勤儉節約,全力支持落實“六穩”“六?!惫ぷ魅蝿?牢牢把握財政“三?!敝攸c,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要集中財力繼續重點支持疫情防控、農業、教育、科技創新等重點領域,增進民生福祉。
(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深入推進涉農資金整合和鄉村振興經費的有機結合,加大對農村飲水、農村電網、農村道路、高標準農田等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加快培育特色農業品牌,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打造鄉村振興示范樣板;持續推進農村金融改革助力鄉村振興工作。以創信用縣為抓手,建立健全農村金融服務平臺,引導金融機構積極開展“兩權”抵押貸款業務。積極督促縣域各金融機構加大“桂惠貸”“國家創業擔保貸款”的投放力度,尤其關注進入“三農貸”名單制的特色產業農業產業企業、新型農業產業企業、農村合作社、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返鄉創業農民工的融資問題,切實提升金融服務農村經濟水平。
(五)深化國企改革,做大做強國有資本。認真貫徹落實《關于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的實施意見》精神,落實授權放權,不斷健全完善國資監管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制度,賦予集團公司更多自主權,督促集團公司進一步完善機制體制建設,建立激勵機制,完善工資薪酬制度改革,強化經營業績目標管理,進一步提高集團公司資本運營水平等方式,增強集團公司的融資能力,增強公司的整體經濟實力。
(六)兜牢風險防控底線,進一步加大財政監管力度。一是新上政府投資項目必須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的原則,充分論證資金籌措方案,不具還款能力的建設項目堅決不得上馬建設,嚴控新增政府隱性債務。二是繼續將績效管理覆蓋所有財政資金,融入預算編制、執行、監督全過程,強化預算績效目標管理,擴大績效評價范圍,建立績效評價結果與預算安排、支出進度與績效管理掛鉤機制,強化績效責任硬約束。三是進一步完善對金融業的考核辦法,充分調動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積極性;加強對保險公司的監督力度,加強政策性農業保險的開展。加快預算管理一體化建設。四是加強財政資金監管,加強預算執行管理和監督,進一步嚴肅財經紀律,嚴格遵守財經法律法規和政府會計準則制度。強化預算執行動態監控,完善財政扶貧資金、國庫集中支付資金、縣本級預算單位實有資金、中央直達資金等各類資金監控機制,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效益。
各位代表,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做好財政各項工作為“十四五”規劃開好局、起好步意義重大、影響深遠。我們將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自覺接受縣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認真聽取縣政協的意見和建議,堅定信心、埋頭苦干,奮發進取、攻堅克難,更好地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比蝿?,兜牢“三?!钡拙€,確保圓滿完成全年財政工作任務,為我縣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的貢獻,以優異的成績迎接建黨100周年。
名詞解釋:
〔1〕三保:指保工資、保運轉、?;久裆?。
〔2〕六穩:指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
〔3〕六保:指保居民就業、?;久裆?、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鶎舆\轉。
〔4〕財政收入:是指政府為履行其職能、實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與服務需要而籌集的一切資金的總和,具體表現為在一定時期內(一般為一個財政年度)所取得的貨幣收入。
〔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財政收入的來源之一,有計劃有組織并由我縣支配的納入預算管理的資金。
〔6〕返還性收入:指1994年分稅制改革、2002年所得稅收入分享改革、2009年成品油稅費改革后,對原屬于地方的收入劃為中央收入部分,給予地方的補償。包括增值稅、消費稅返還,所得稅基數返還,以及成品油稅費改革稅收返還。
〔7〕一般性轉移支付:指中央政府對有財力缺口的地方政府(主要是中西部地區),按照規范的辦法給予的補助。包括均衡性轉移支付、民族地區轉移支付、農村稅費改革轉移支付、調整工資轉移支付以及農村義務教育轉移支付等,地方政府可以按照相關規定統籌安排和使用。其中,均衡性轉移支付是指以促進地區間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目標,選取影響各地財政收支的客觀因素,考慮地區間支出成本差異、收入努力程度以及財政困難程度等,按統一公式分配給地方的補助資金。
〔8〕專項轉移支付:指中央政府對承擔委托事務、共同事務的地方政府,給予的具有指定用途的資金補助,以及對應由下級政府承擔的事務,給予的具有指定用途的獎勵或補助。主要用于教育、社會保障、農業等方面。
〔9〕上年結余:指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結轉到本年 按有關規定繼續使用的資金。
〔10〕一般公共服務支出:指用于保障機構正常運行、開展業務活動所發生的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
〔11〕預備費:為解決預算執行過程中臨時需要追加的支出而設置的不安排具體用途的專項資金。
〔12〕政府性基金預算:指政府通過向社會征收基金、收費,以及出讓土地、發行彩票等方式取得收入,專項用于支持特定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等方面的收支預算。
〔13〕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是指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根據社會保險制度的實施計劃和任務編制的、經規定程序審批的年度基金財務收支計劃。
〔14〕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是指對國有資本收益作出支出安排的收支預算。
〔15〕政府債務余額:指政府在某財政年度末,所欠債務的累計余額。
〔16〕地方政府債務限額:根據新預算法規定,地方政府債務可以在國務院確定的限額內,通過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的方式籌措,舉借債務的規模。
〔17〕新增政府債券:指為新增政府債務發行的政府債券。分為一般債券和專項債券,一般債券對應沒有收益的公益性項目發行的、約定一定期限內主要以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還本付息的政府債券;專項債券對應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項目發行的、約定一定期限內以公益性項目對應的政府性基金或專項收入還本付息的政府債券。
〔18〕再融資債券:指用于償還當年到期的地方政府債券本金發行的地方債券。
〔19〕中央直達資金:指中央建立特殊轉移支付機制,新增財政資金直達市縣基層、直接惠企利民,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扎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比蝿盏闹匾e措。
〔20〕抗疫特別國債:是指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由中央財政統一發行的特殊國債,不計入財政赤字,納入國債余額限額,全部轉給地方主要用于公共衛生等基礎設施建設和抗疫相關支出,并帶有一定財力補助的性質。
〔21〕盤活財政存量資金,是指各級政府沉淀在各種銀行賬戶里的財政資金,包括一般公共預算結轉結余、政府性基金預算結轉結余、轉移支付結轉結余、部門預算結余結轉資金。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就是把閑置、沉淀的財政存量資金統籌用好,集中用于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22〕政府采購:是指國家各級政府為從事日常的政務活動或為了滿足公共服務的目的,利用國家財政性資金和政府借款購買貨物、工程和服務的行為。
〔23〕財政投資評審:是財政預算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由財政部門內部專司財政評審的機構,依據國家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的規定,運用專業的技術手段,從工程經濟和財政管理的角度出發,對財政支出項目全過程進行技術性審核與評價的財政管理活動。
〔24〕PPP:即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又稱PPP模式,指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是公共基礎設施中的一種項目運作模式。在該模式下,鼓勵私營企業、民營資本與政府進行合作,參與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
〔25〕“三公”經費:指政府部門人員因公出國(境)經費、公務車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招待費產生的消費。
〔26〕政府購買服務:是指政府通過公開招標、定向委托、邀標等形式將原本由自身承擔的公共服務轉交給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履行,以提高公共服務供給的質量和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改善社會治理結構,滿足公眾的多元化、個性化需求。
附件:1.武宣縣2020年預算執行情況與2021年預算表
2.武宣縣2021年“三公”經費預算財政撥款情況表
3.武宣縣本級2021年重點項目績效目標情況公開表
關聯文件: